研調:德國電子產業仍對零組件交期遞延感到憂慮
2023/02/08 09:13
德國企業仍對電子零組件短缺感到憂慮
根據德國商報(Handelsblatt)報導,雖然歐洲新冠疫情已回穩,但德國電子產業對零組件的交期遞延仍然十分擔憂,為此仍平均備有12周以上庫存,主要原因:無論是顯示器、微控制器晶片或是電池幾乎完全依賴進口。德國電子產品製造商Katek採購主管Christoph Antener舉螢幕為例,95%電子裝置顯示器來自中國6家供應商。這也使得德國企業意識到所面臨的巨大風險。
德國工業對少數國家或地區的供應鏈特別依賴。例如,幾乎所有電池及大部分稀土仰賴中國;晶圓片(wafer)主要來自臺灣及日本;晶片則依賴臺灣包括台積電在內的半導體廠商。事實上,某些零組件仍有來自歐洲的替代品可供選擇,然而由於價格較高,廠商寧願捨近求遠向亞洲採購。Antener經理以印刷電路板(PCB)為例表示,歐洲製的PCB硬是比亞洲貴40%到60%。
中國供應鏈對於德國企業十分重要,然而中國搖擺不定的防疫政策及對臺灣侵略的企圖,已讓多數德國企業對北京領導階層失去信任。尤其在美國蘋果公司2022年底,由於嚴格封控措施造成大規模生產損失,更讓德國企業意識到重押中國供應鏈的風險。這些企業正敦促其供應商轉進印尼、越南或馬來西亞等其他亞洲國家設廠。然而這是一項艱鉅的任務。一方面,德國企業對於供應商建廠選址決策幾無影響力。另一方面,上開國家基礎設施仍然相對缺乏,且在中國境外建立新的電子零組件工廠耗時經年。
新冠疫情期間,晶片短缺曾讓德國汽車產業陷入癱瘓數月之久,歐盟意識到半導體重要性,試圖透過數百億美元的補貼,重塑歐洲半導體製造產業,以期擺脫對海外供應商的依賴。然而,興建新廠尚需數年,即使晶圓廠投入生產,歐洲因缺乏後段封裝測試產業,仍需送至東亞廠商進行後段加工。
即使疫情已過、製造商也投入大量資金興建新廠,歐洲晶片依然短缺。德國電子數位產業協會(ZVEI)總裁Dr. Gunther Kegel表示,特殊用途的微控制器晶片仍供不應求,即使是成熟製程產品依然如此。晶片供應恐怕得到2023年年中才能有所改善、2023年底始能徹底擺脫缺料窘境。然而汽車產業協會(VDA)則更加悲觀警告,倘車用晶片至2026年仍供不應求,這將使全球汽車產量減少1/5。(資料來源:經濟部國貿局)
資料來源引用:https://is.gd/Wxp0FY
留言
張貼留言